熱線電話:
400-123-4555四大城市群聚集全國過半專精特新企業 戰略型企業成科創“加速器”行業動態BOB
BOB以大灣區為代表的中國主要城市群,正成為推動科技和產業共享創新的主力。據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發布的《共享創新指數研究報告》,目前長三角、京津冀、大灣區和成渝四大城市群共有專精特新企業4980家,占全國專精特新企業的50.2%,與此同時,中國內地有超6成的燈塔工廠也聚集于此。
財聯社記者日前在大灣區科學論壇灣區科創峰會現場獲悉,大灣區具備較強的產業力量,頭部企業已形成生態效應,不過現階段亦存短板亟待解決。
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在峰會致辭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我國新時代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典范、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國家戰略。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散裂中子源工程總指揮陳和生指出:大灣區的科創中心與北京、上海、合肥相比,坦率講差距很大,包括大科學裝置,特別是科研隊伍、技術水平及大學的水平;而同世界上的三大灣區相比,大灣區短板更多、差距更大。
陳和生在接受包括財聯社在內的媒體采訪時表示,“北京、上海有幾十年的積累,且依托中國科學院研究所的集群,粵港澳大灣區才剛剛開始,其科創發展有一個過程。由于大灣區產業力量強,所以發展起來可以很快,但需要有正確的策略,應當重點面向新技術產業的科技創新,BOB集中力量辦大事?!?/p>
“芯片方面,橫琴剛剛起步,深圳有很多大企業和工程師、是很好的應用市場,但整個大灣區的芯片人才仍然非常稀缺,未來幾年怎么在這個方向上發力,也是很重要的問題?!卑拈T大學模擬與混合信號超過大規模集成電路國家實驗室教授、代主任、2022年“科學探索獎”得主麥沛然亦在接受財聯社等媒體采訪時稱。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BOB粵港澳大灣區的頭部企業已然形成生態效應——華為鴻蒙生態開發者近4萬款應用跟隨華為的步伐走向全球市場;騰訊開放平臺合作伙伴總數超1300萬,年收入過千萬的產業生態合作伙伴數量過去三年年復合增長率達80%;比亞迪002594)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形成了上中下游全產業鏈的完整布局,逐步開放傳感器及控制權,BOB為開發者和中小企業提供創新創業平臺。
多位與會人士稱,戰略型企業正成為科創“加速器”,支持更多企業成長壯大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樊綱表示,華為、騰訊等數字科技企業為制造業提供數字化服務,也是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樊綱指出,“要發展?新科技產業,?先就要積極發揮?企業的引領作用。我們的?企業不是太多,?是太少。我們應該認識到大企業的戰略價值,使有競爭?的?企業不斷涌現,使市場的競爭與合作不斷擴展。”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教授、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鄭永年亦提出建議:進一步支持大中小微市場主體特別是具有生態效應的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其表示,“國家剛剛出臺了優化落實疫情防控的‘新十條’,現在推動經濟穩中求進、BOB大力提振市場信心,變得尤為重要?!?/p>
值得關注的是,騰訊研究院亦在峰會上發布“升維·2023十大數字科技前沿應用趨勢”,例如:高性能計算邁向“CPU+GPU+QPU”時代、泛在操作系統加速“人-機-物”全面融合、BOB云計算向集成化和異構化持續演進。
掃一掃關注大業微信公眾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