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線電話:
400-123-4555BOB亞洲經貿信息(2022年第12期)
BOB萬億日元。在日元貶值的背景下,出口額以超過此前最高的上年同期的速度增長。從單月出口額來看,前
據日本共同社消息,日本厚生勞動省12月6日公布了10月的每月勞動統計調查(初值、員工5人以上單位)??紤]到物價上升因素的實際工資較上年同期減少2.6%,連續7個月同比下滑。BOB自4月由升轉降后,超過2%尚屬首次。基本工資與加班費等合計的現金工資總額(名義工資)連續10個月同比增加。工資漲幅不及物價漲幅的情況仍在持續。
據日本共同社消息,日本交易所集團(JPX)12月2日發布消息稱,2022年在國內市場首次公開募股(IPO)的企業預計為112家,較上年少24家。新冠疫情下經濟活動重啟帶動去年上市企業數增加,BOB今年盡管因其基數效應而減少,但仍是過去10年來的第二多。行情雖有所停滯,但顯示出新興企業的上市意愿十分強烈。從各行業來看,信息和通信業最多,為38家;其后依次為服務業36家,房地產業10家。作為向主板市場的跳板,在面向機構投資者等專家的東京PRO Market上市的企業增加,較上年多8家,達到21家創新高。
據日本共同社消息,全球半導體巨頭、臺灣積體電路制造公司(TSMC)11月30日向媒體公開了大阪市內支援客戶半導體設計的新據點。這是繼橫濱后在日本國內的第二處據點,將強化在關西地區獲得人才。臺積電計劃2026年度在這兩處據點安排400人以上,將是海外設計支援據點中的最大規模。該據點名為“日本設計中心 大阪”,12月1日起以約30名員工的體制啟動。中心主任安井卓也稱“關西的大學有很多半導體的研究室,將提供能在全球活躍的平臺”,BOB表示會加強錄用。
據日本共同社消息,日本食品服務協會11月25日公布10月在外就餐營業額(以全店為準),較2019年同期增加5.5%,首次超過新冠疫情蔓延前的水平。鑒于政府推出全國旅行支援及大幅放寬防疫邊境口岸措施,餐飲店的客流量增加。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很多店鋪實施漲價,人均消費額也增加。超過疫情前水平的原動力是快餐,較2019年增加18%,較上年增加9.9%。不僅外帶和外賣表現堅挺,堂食的營業額也增加。
據日本共同社消息,日本總務省11月18日公布的10月全國消費者物價指數(2020年為100,生鮮食品除外)為103.4,較上年同期上漲3.6%。這是自第二次石油危機后出現長期通脹的1982年2月以來的最大同比漲幅,創40年零8個月新高。物價指數已連續14個月上漲。漲幅甚至超出了過去受消費稅增稅時的影響,印證了家庭經濟負擔沉重的感受。不僅資源價格高漲,日元貶值也加劇了進口物價的上升,以食品、電費、燃氣費為中心的“秋季漲價潮”對物價指數造成直接影響。
據日本共同社消息,日本財務省11月17日公布的10月貿易統計初值(以通關為準)顯示,出口減去進口的貿易收支為逆差2.1623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100億元)。連續15個月呈現逆差,逆差額創下有可比數據的1979年以來同期新高。
受原油等資源價格高漲和日元貶值影響,進口同比增加53.5%,達11.1638萬億日元。出口增加25.3%至9.0015萬億日元。進出口均創下單月新高,BOB但進口大幅超過出口。原油進口額為1.2189萬億日元,幾乎翻倍。煤炭和液化天然氣(LNG)進口額均同比增至約2.5倍。日元匯率10月一度跌至1美元兌152日元附近,10月平均為145.09日元,同比貶值33日元以上。日元貶值使得海外進口商品換算成日元后價格上漲。出口方面,對美國、歐盟(EU)及中國的汽車、對韓國的集成電路(IC)出口均保持良好。對美出口總體增長36.5%至1.7777萬億日元;對華出口增長7.7%至1.7202萬億日元;對歐盟出口也增長28.1%,達到8600億日元。
據日本共同社消息,日本內閣府11月發布了2022年三季度(7~9月)國內生產總值(GDP、季節調整值)初值,剔除物價變動因素后的實際GDP比上季度減少0.3%,換算成年率為減少1.2%。與市場預測相反,繼2021年三季度以來再次呈現負增長。除了個人消費受物價上漲等影響而陷入停滯外,進口增幅大幅超過出口也壓低了整個GDP。全球性通脹和歐美加息引發的海外經濟減速也令人擔憂,經濟前景存在不安因素。具體來看,個人消費較上季度增加0.3%。雖然新冠疫情的行動限制已解除,但受“第七波”疫情影響,增幅較二季度的1.2%收窄。設備投資增加1.5%。出口增長1.9%,進口增長5.2%。公共投資增長1.2%。BOB
據日本共同社消息,為了在日本生產用于超級計算機和人工智能(AI)等的下一代半導體,豐田汽車、索尼集團、NTT等8家企業成立了一家新公司。下一代半導體被視為與經濟安全保障密切相關的重要物資,新公司將推進技術研發力爭實現量產。政府計劃補助7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5億元)。新公司名為“Rapidus”。除豐田等3家企業外,軟銀、NEC、電裝、三菱日聯銀行、鎧俠也將出資。
日本政府計劃在2020年代后半期與美國合作在日本建立設計和生產基地,開發比2納米制程更小的半導體。經濟產業省今年7月宣布設立開展下一代半導體日美共同研究的新組織,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及東京大學等參與其中。
據日本共同社消息,日本財務省11月9日公布的2022上半財年(4至9月)國際收支初值顯示,反映日本與海外貨物、服務和投資交易情況的經常項目順差為4.8458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418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58.6%。作為半年報,創2014上半財年以來近8年最低水平。資源價格高漲和日元貶值導致進口額增加是主要原因。貿易逆差長期化,反映日本盈利能力的經常項目低迷可能將持續。
經常項目中,出口減去進口的貿易收支為逆差9.2334萬億日元(上年同期為順差8912億日元)。反映海外投資產生的利息及分紅動向的“第一次所得收支”盈余18.2332萬億日元,增長25.2%,創半年報新高。包括旅行與貨物運輸在內的服務收支為逆差3.1639萬億日元(上年同期為逆差2.6079萬億日元)。
掃一掃關注大業微信公眾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