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線電話:
400-123-4555BOB當前動態:公募回望超跌品種 中小盤公司“見風使舵”
BOB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伴隨著公募基金春季攻勢的大幕拉開,基金公司對具有超跌、疫情受損特點的小盤股展開密集調研,已讓許多小盤股的實際控制人、BOB高管感受到股價反彈的春風,一批在11月份剛推出減持計劃的中小市值公司,近期密集發布提前終止減持的公告。
有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市場風格和彈性已轉向具有超跌和受損特點的小盤品種,市場成交量的逐步恢復將顯著提升小盤風格的機會,A股市場有望逐步進入風險偏好提升的行情。
最新披露的基金調研信息顯示,基金新年首日的調研對象幾乎清一色指向百億市值以下的小盤股,且大多數調研對象在過去一年甚至兩年內連續走跌,而且難覓公募基金的身影。
業內人士認為,基金新年的布局策略,可能正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即從過去兩年追逐行業高景氣主線,轉向挖掘過去兩年內被市場拋棄的受損主線。
“我們大的持股策略沒有太大變化,但在結構上會參與一些比較顯著的短期修復性機會?!鄙钲诘貐^的一位基金經理向記者強調,參與的這部分修復性品種在總的倉位中占比不會特別高。
雖然上述基金經理僅愿意小倉位參與春季攻勢中的受損品種修復性機會,但證券時報記者在近期的采訪中也獲悉,一些基金經理正在“騰籠換鳥”,華南一位中型公募基金經理此前接受記者專訪時曾透露,傾向于逐步退出高景氣度主線的倉位結構,更大的倉位將置換成受損和超跌主線。
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重倉旅游股、影視股等受損、超跌品種的基金產品,其凈值表現即便從疫情政策變化前三個月計算,也能大幅跑贏競品。截至2023年1月4日,泰信基金旗下的泰信行業精選基金在過去三個月內凈值增長超過24%,而同類基金平均漲幅只有0.13%,造成業績懸殊的核心因素在于,泰信行業精選基金的十大核心股票全倉押寶旅游、酒店和影視,旅游和影視由于連年下跌,已是小盤股的一大集中營。
多年未見基金經理的小盤股的實際控制人和高管,也聽到了公募基金“回來”的腳步聲。
部分基金人士直言,在去年11月份計劃實施密集減持的小盤股,如今紛紛暫緩或終止減持,也是受損品種機會開始凸顯的一大信號。證券時報記者也注意到,僅最近五個交易日已有十余家小盤股發布提前終止減持的公告。此前,有公募和社保基金持倉的可選消費股,公司實際控制人在2022年9月推出高達6%股份的巨額減持計劃,之后在10月份和11月份連續出現折價18%的大宗交易,但從12月份開始,該股相關大宗交易已難覓蹤影。市場人士猜測,這與A股市場風格變化,尤其是疫情防控政策優化后資金追逐受損超跌主線有關。
公募基金的頻繁調研,已讓許多小盤股開始轉變風向。1月4日,A股互聯網板塊的小盤股二六三(002467)發布公布,截至公告日,梁京和付春河未減持公司股份。鑒于梁京和付春河因個人原因辭任公司副總裁職務,其離任后六個月內不得轉讓其所持公司股份,其此次股份減持計劃提前終止。BOB根據此前公司11月22日發布的信息顯示,副總裁梁京和付春河都將減持公司股份。因此,上市公司發布減持主體“一股未減”并提前終止計劃,已顯著強化了上市公司高管對公募“炒股”方向變化的期待。
“市場風格轉向成長股,小盤風格優于大盤風格?!蹦Ω康だA鑫基金的一位基金經理表示,消費已是過去幾周內表現最強的板塊,去年四季度的多項舉措均有望在今年得到體現,包括發力內需等政策;預計2023年重要會議召開后將有更多產業支持政策推出,有望看到今年二季度國內經濟顯著修復,各項宏觀指標有望企穩反彈。
上述基金公司人士表示,A股市場正在預期與現實的反復交錯之中演繹,整體處于反彈的趨勢,逐步度過了最困難的階段。盡管短期經濟數據下滑,但展望未來值得樂觀,市場風險偏好有望顯著回升,2023年將是一個業績和估值雙升的局面。
諾德基金研究總監羅世鋒也認為,BOB內需復蘇、預期改善、外需偏弱將是全年的主線,A股市場有望逐步進入風險偏好提升和盈利驅動的行情。近期國內疫情政策不斷優化,疫后復蘇將成為推動國內經濟的主要動力,線下消費場景的回歸將帶動需求逐步恢復正常,預計經濟需求端復蘇將呈現出上半年前段偏弱,而后將逐步增強的趨勢。
“判斷可選消費相比于必需消費會有更好的復蘇?!绷_世鋒直言,過去三年由于疫情因素,國內制造業占比有所提升,服務業占比略有下降,制造業投資在過去兩年維持較高的增速,BOB其中高端制造業投資占比明顯加速。預計高端制造業結構轉型仍然是大趨勢所在,部分高景氣度賽道2023年仍會有較好的增長。從出口端看,2023年外需走弱是較為確定性的趨勢,海外通脹數據已經出現回落,海外經濟開始下行并大概率走入衰退,BOB出口將面臨一定的壓力。從流動性角度來看,2022年整體保持較為寬松的態勢,2023年隨著經濟逐步復蘇,預計仍然會維持相對穩健寬松的環境。從估值來看,當前A股及港股估值均處于歷史相對低位,在2023年經濟逐步復蘇,流動性保持合理寬松的背景下,當前估值具有較高的投資性價比。
中歐基金則表示,疫情在高線年一季度陸續達峰,后續中國經濟擺脫疫情影響的預期有望提升,或會帶動市場低迷的成交量在春節前逐漸恢復。由于疫情的沖擊往往會持續數輪,疫情受損領域的復蘇并非一帆風順。此外,三年疫情也帶來了行業表現和經濟結構的變化,選擇更受益經濟改善方向的行業比尋找疫情中受損行業的修復更加有利。從自下而上角度出發,由于內需是未來主要的宏觀驅動因素,國內業務在營收中的占比越高,企業受益政策而實現復蘇的確定性越強。
環球訊息:時代中國:為促進離岸債整體管理 將暫停支付6筆境外美元優先票據款項
世界最資訊丨黃光裕再減持5.53億股國美零售 持股比例降至18.47%
世界快資訊丨紅星美凱龍:截至2022年底經營94家自營商場及284家委管商場
【世界獨家】廣西出臺南寧航空貨運樞紐規劃 2025年機場貨郵吞吐量至少30萬噸
400萬粉絲大V徐曉峰被注銷?中基協注銷19家機構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
掃一掃關注大業微信公眾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