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為本,市場在變,誠信永遠不變...
bob·體育(中國)官方網站

咨詢熱線

400-123-4555

NEWS

新聞資訊

熱線電話:

400-123-4555
聯系人:張生
傳真:+86-123-4555
手機:13800003315
郵箱:admin@youweb.com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bob·體育工業園88號

BOB華鑫證券:給予吉林化纖買入評級

發布時間:2022-11-21 丨 瀏覽次數:

  BOB華鑫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黃俊偉近期對吉林化纖000420)進行研究并發布了研究報告《公司動態研究報告:碳纖維行業前景廣闊,大絲束龍頭未來可期》,本報告對吉林化纖給出買入評級,當前股價為5.66元。

  公司于 1960 年成立,1996 年上市,是吉林化纖集團(下稱“集團”)控股子公司和吉林省碳纖維產業鏈碳絲上市平臺,實控人為吉林市國資委。多年以來公司以粘膠纖維為主業,產品包括粘膠長絲和粘膠短纖,公司為國內粘膠長絲行業龍頭;近年布局碳纖維業務并加速擴充產能,打造第二成長曲線。BOB

  粘膠纖維主業穩定增長,粘膠長絲穩居國內龍頭。公司粘膠纖維業務主要依托子公司吉林艾卡粘膠纖維(持股 100%)和吉林吉溧(持股 51%),2017-2021 年營收由 16.86 億元增至34.02 億元,CAGR 達 19%;其中 2021 年粘膠長絲/粘膠短纖營收分別為 22.05/11.97 億元,毛利率 12.01%/1.61%,公司盈利能力較高的粘膠長絲業務占比(61.6%)顯著高于粘膠短纖(33.4% )。1 )粘膠長絲:公司為國內粘膠長絲行業龍頭,產能 8 萬噸/年,2021 年國內總產能 21 萬噸/年,公司占比超三分之一。粘膠長絲產品以出口為主,公司客戶遍及國內二十多個省、市、自治區及日本、韓國等眾多海外國家和地區。且公司產品在高端領域優勢明顯,2021 年高端市場占有率超 45%。2)粘膠短纖:公司產能 12 萬噸/年,作為粘膠長絲的補充,二者相互配合有利于擴大粘膠纖維總體銷售。

  粘膠纖維行業趨于集中,龍頭市場份額有望增加。雙碳背景下,近年許多中小化纖企業因難達環保要求而陸續退出市場,隨著落后產能加速淘汰,行業集中度趨于提升。公司持續改進生產技術水平并進行產品更新換代,近幾年粘膠纖維新產品的數量、質量均不斷提高,我們認為公司粘膠纖維業務發展的基本盤穩定,有望繼續保持龍頭地位,并受益行業高質量發展趨勢,持續增加市場份額。

  碳纖維下游應用廣泛,為政策重點支持行業。碳纖維相比普通材料具有重量輕、強度高等優點。按纖維絲數量不同,碳纖維分小絲束、大絲束兩種:小絲束性能優異但價格較高,多用于航空航天、軍工以及高端體育用品和光伏熱場等領域;大絲束則性能相對較低但成本也低,常用于基礎工業如風電、建筑等領域。鑒于其軍民兩用的特殊屬性和重要戰略地位,碳纖維為國家重點發展行業,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要“加強碳纖維等高性能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的研發應用”,各地紛紛出臺具體措施進行支持,為行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碳纖維行業快速成長,國產替代為發展趨勢。1)需求高增,風電為主要驅動力。風電為大絲束碳纖維增量需求主力,2021 年占我國碳纖維需求達 36.1%。近年來風電裝機的迅速提升(2017-2021 年我國風電累計裝機量從 164GW 提升至329GW ,CAGR19% )帶動我國成為全球最大碳纖維需求國,2021 年我國需求量達 6.24 萬噸,占全球 53%,市場規模達15.88 億美元,占全球 47%。預計在海上風電快速發展及風機大型化趨勢下,碳纖維在風電葉片中的滲透率將進一步提升,行業需求將持續景氣,我們預測 2025 年我國碳纖維市場規模有望達 200 億以上。2)產能擴張,國產替代有望加速。2021 年我國以 6.34 萬噸的運行產能(占全球 30.5%)成為全球最大碳纖維生產國,且據統計,2022 年全國新建產能有望超過 5 萬噸(集團/新創碳谷/上海石化600688)/新疆隆炬分別為2.7/1.2/0.6/0.6 萬 噸),國產碳纖維供應能力正迅速提升。若考慮到疫情對國際航運的負面影響,以及日美等國在高端產品領域的潛在斷供風險,我國對包括碳纖維在內的重要產業領域“自主可控”日益強烈的訴求,據此,我們判斷碳纖維產業國產替代進程有望加速,本土碳纖維廠商或將迎來發展機遇。

  公司是我國最早布局碳纖維市場的企業之一,依托其在技術、產業鏈等維度上的競爭優勢,有望率先受益需求快速增加和供給國產替代紅利。其核心競爭力體現在:

  1)技術優勢突出,產品性能優良。公司所屬吉化集團在我國率先完成了碳絲生產線裝備國產化攻關,并于 2019 年實現國內首批 48K 大絲束碳纖維的量產,產品各項指標均超過日本東麗 T300 水平;2022 年 7 月開車 35K 預浸料專用大絲束碳化線,BOB此線為集團自主研發的專利技術,屬國內首創,產品力學強度指標達到行業領先的 T700 等級。作為集團旗下重要的碳絲上市平臺,公司可依托集團領先的大絲束研發技術資源,通過優化生產工藝降低成本,提供兼具高品質和價格優勢的大絲束碳纖維產品。

  2)深度合作吉林碳谷,原料供應具備有力保障。公司生產的主要原材料——碳纖維原絲均通過市場化方式采購自吉林碳谷,后者是國內最大原絲生產企業和唯一原絲外售供應商。由于雙方同屬吉林國資委且廠區地理位置毗鄰,公司在采購流程協調、產品運輸成本及技術合作創新上均具有顯著優勢。

  3)吉林碳纖維產業集群效應明顯、政策支持力度較大,吉化集團碳纖維產業布局清晰,公司發展環境優越。吉林是我國最早研發碳纖維技術的地區之一和國家級碳纖維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已形成完整的碳纖維產業鏈條,省內現有上游丙烯腈生產企業,中游原絲、碳絲、復材生產企業和下游應用客戶,可為公司提供良好的供應市場和產業資源。此外吉林省明確將碳纖維產業打造成經濟重要增長點,出臺《吉林市推動碳纖維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通過優先保障土地供應、優先給予能耗指標等切實措施支持產業發展。在吉林碳纖維產業鏈整體規劃框架下,到“十四五”末吉化集團將形成 33 萬噸原絲、10 萬噸碳纖維、6.5 萬噸復材的生產能力,較現有產能大幅擴充。公司作為吉化集團下重要上市平臺,有望充分受益產業集群效應和省內政策支持,在優越的發展環境下加速成長。

  2022 年 7 月,公司定增募資 12 億元落地,用于 1.2 萬噸碳纖維復材項目建設。項目產品主要用于風電葉片的生產,據賽奧碳纖維預測,2025 年全球風電葉片碳纖維需求將達 8.06萬噸,較 2021 年(3.3 萬噸)提升兩倍以上,市場前景廣闊。公司募投項目于 2021 年 9 月 28 日正式開工,據中國建材信息網,該項目預計將于 2022 年下半年投產??紤]到公司搶抓建設進度動力較強,實際達產時間或將有所提前。

  2022 年 3 月,集團表示將于 3 年內將國興碳纖維控股權注入上市公司。國興碳纖維為集團大絲束碳纖維生產主體,現有1.2 萬噸碳纖維產能,在建 1.5 萬噸碳纖維產能,BOB據“吉林市發布”媒體,該項目已于 2022 年 8 月全部竣工,計劃年內投產。募投項目和優質資產的注入將為公司快速擴張產能提供強大助力,顯著增強公司實力。

  產能進一步增加,大絲束龍頭地位夯實。公司目前不僅擁有吉林凱美克(控股 100%)的 600 噸小絲束產能,且其參股的吉林寶旌(參股 49%)擁有 8000 噸大絲束碳纖維產能(權益產能 4000 噸)。若募投項目順利實施且集團資產成功注入,BOB公司將新增募投 1.2 萬噸復材產能(相當于 1 萬噸碳纖維產能)、國興現有 1.2 萬噸碳纖維產能和將投產的 1.5 萬噸碳纖維產能,大絲束碳纖維產能將擴充至約 4.1 萬噸。產能大幅擴充將為公司帶來更為明顯的規模優勢,公司大絲束龍頭地位將隨產能逐漸增加而不斷夯實。

  2021 年至 2022H1,疫情爆發和原材料上漲壓力下公司業績下滑。公司 2021 年營收 35.8 億元(同比+43.2%),扣非凈利潤-1.37 億元;2022H1 營收 18.63 億元(同比+10.93%),扣非凈利潤-0.41 億元,其中碳纖維首次貢獻營收 0.39 億元(占比 2.11% ),毛利率達 19.27% (高于整體毛利率7.86%)。公司業績下滑,系印度等主要出口國家疫情爆發造成粘膠長絲出口不暢,下游開工不足致產品價格徘徊低位,以及大宗原料、化工輔材料及能源價格大幅上升導致成本增加所致。

  2022Q3 扭虧為盈,發展態勢向好。公司 2022Q3 單季營收11.69 億元(同比+24.39%),扣非凈利潤 516.28 萬元,毛利率/凈利率分別達 7.86%/0.88%,同比+1.04/5.08pct。公司單季度扭虧主要系今年下半年以來疫情、原材料上漲等不利因素已有所緩和,以及纖維產品價格回升所致。隨著不利影響進一步消退以及公司新建產能快速放量,在高速發展的下游需求帶動下,我們認為 2022Q3 或將成為公司扭虧轉盈的邊際拐點,公司有望在碳纖維業務帶動下,迎來業績的持續增長。

  1)行業競爭格局惡化;2)公司募投項目進展不及預期;3)集團資產注入不及預期等。

  數據中心根據近三年發布的研報數據計算,光大證券趙乃迪研究員團隊對該股研究較為深入,近三年預測準確度均值為68.1%,其預測2022年度歸屬凈利潤為盈利4900萬,根據現價換算的預測PE為283。

  該股最近90天內共有7家機構給出評級,買入評級3家,增持評級4家;過去90天內機構目標均價為6.68。根據近五年財報數據,估值分析工具顯示,吉林化纖(000420)行業內競爭力的護城河一般,盈利能力較差,營收成長性較差。財務風險可能較大,存在隱憂的財務指標包括:貨幣資金/總資產率、有息資產負債率、應收賬款/利潤率、應收賬款/利潤率近3年增幅、經營現金流/利潤率。該股好公司指標0.5星,好價格指標1.5星,綜合指標1星。(指標僅供參考,指標范圍:0 ~ 5星,最高5星)

  以上內容由根據公開信息整理,BOB與本站立場無關。力求但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的準確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等,如存在問題請聯系我們。本文為數據整理,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請謹慎決策。

  三大股指震蕩回落,北證50指數逆市上漲,結構性機會機構建議布局三條主線上線 北交所迎來指數化投資

  馬云現身,加倉以嶺藥業?林園、趙建平也在“炒”藥,連續暴漲的醫藥股還有上車機會嗎

  休閑食品龍頭遭高瓴系減持,盤中驚現“地天板”,機構趁勢抄底?機構扎堆看好這些增長潛力股

  AIGC引熱議!新概念橫空出世,誰將是這一概念風口?機構已布局這些公司

  AIGC引熱議!新概念橫空出世,誰將是這一概念風口?機構已布局這些公司

  已有63家主力機構披露2022-06-30報告期持股數據,持倉量總計10.75億股,占流通A股49.60%

  近期的平均成本為5.69元。多頭行情中,并且有加速上漲趨勢。該股資金方面受到市場關注,多方勢頭較強。該公司運營狀況尚可,多數機構認為該股長期投資價值較高,投資者可加強關注。

  限售解禁:解禁2.906億股(預計值),占總股本比例11.82%,股份類型:定向增發機構配售股份。(本次數據根據公告推理而來,實際情況以上市公司公告為準)

  大宗交易:成交均價5.64元,溢價率-2.08%,成交量500萬股,成交金額2820萬元

Copyright ? 2012-2022 bob·體育 版權所有
電 話:400-123-4555  手 機:13800003315  傳 真:+86-123-4555  E-mail:admin@youweb.com
地 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bob·體育工業園88號
魯ICP備17016057號-3

掃一掃關注大業微信公眾帳號

2021精品综合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