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線電話:
400-123-4555BOB“缺芯貴電”繼續困擾汽車行業明年情況仍不樂觀
BOB由于多年前行業對智能汽車的發展趨勢存在判斷誤差,芯片供應商在去年才意識到問題并進行調整,但生產周期需要2~4年時間,目前全球車規級芯片的產能無法滿足需求,從周期的角度無從解決。汽車行業數據預測公司AutoForecast Solutions預計,2022全年芯片短缺將導致全球汽車減產約448.5萬輛。
“現在我們也在規劃增加MCU芯片的生產線年。現在缺的大多數芯片是從40納米到100納米的低納米芯片,芯片供應商本來不太愿意投資,因為無法保證未來的量是穩定的,直到它能收回成本并有盈利?,F在這個階段,投資還是不投資,存在著新的疑問,對產業的發展是帶來了一定困擾。”徐大全表示。
在地平線首席生態官徐健看來,“缺芯”從本質上來講是智能汽車發展的趨勢所帶來的變化。軟件定義汽車,必然要求芯片在智能汽車中占有的比重和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由此帶來的短缺是一個基本趨勢。從根本上說,BOB應該把供應鏈變成反應鏈、創新鏈。通過創新、協同、生態來實現供應鏈的保障。
除了缺芯外,汽車行業另一大挑戰表現在電池成本的飆漲。BOB自2021年至今,僅碳酸鋰的價格就飆漲了10倍以上。在11月中旬,碳酸鋰的每噸價格突破了60萬元的關口。研究機構BNEF的儲能團隊預計,明年的電池價格將保持高位,按實際價值計算將比2022年水平略有上漲。隨著更多原材料新供應上線、BOB供應鏈壓力緩解、下一代電池技術和電池組設計開始裝配汽車,電池價格將在2024年開始下降。BOB
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日前公開表示,“缺芯貴電”已成為行業頭號困擾,電池成本上漲導致長安汽車單車成本增加了5000元到3.5萬元,這些成本都要靠企業自身消化?!艾F在半夜生產、半成品下線、半成品大量庫存等問題,幾乎存在于每個車企?!?/p>
而電池成本上漲不僅壓縮了整車企業的利潤,也給電池廠帶來壓力。2021年,雖然比亞迪、國軒高科、孚能科技等動力電池企業均實現了營收增長,但凈利潤有所下降。今年以來,電池廠的挑戰更大,多數企業凈利潤進一步下降。相反,原材料成本的上漲使鋰礦企業成為了印鈔機,以天齊鋰業為例,其前三季度凈利潤達159.8億元,同比上升2916.4%。BOB
BNEF發布的報告顯示,推動電池價格上漲的因素有幾個,但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是鈷、鎳和鋰等材料的成本不斷上升。雖然鎳和鈷的價格在近幾個月有所下降,鋰的價格可能也即將轉頭向下,但它們的價格仍高于前幾年的水平。這是由電池需求激增和新供應上線速度滯后所推動的。
“去年我們感受到的是缺電,今年感受到的是貴電。鋰礦資源本身不是動力電池發展的瓶頸,只是短期資源錯配導致的供需矛盾,可能也有一些人為炒作因素?!睂幍聲r代中國區乘用車解決方案部總裁項延火表示,從應用場景來看,電池不是配的電量越多越好。目前結合應用場景與電池廠緊密合作,尋找創新的業務模式,通過緊密合作可以緩解因材料短缺導致的價格偏高的情況。
85歲退休教授捐資百萬支持種質創新:“能為農業作點貢獻,是我最自豪的事情”
掃一掃關注大業微信公眾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