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線電話:
400-123-4555譚浩俊:新能源汽車行業不BOB能坐等政策
BOB2月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門發布《關于組織開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工作的通知》。本次試點實施周期為2023年-2025年,BOB涉及到的公共領域車輛包括公務用車、城市公交、出租車(包括巡游出租和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郵政快遞、城市物流配送、機場等領域用車。其中,試點領域內新增及更新的公交、出租、環衛、郵政快遞、城市物流配送的新能源汽車比例力爭達到80%。
在補貼政策全面退坡后,又出臺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試點,不難看出,在新能源汽車推廣普及方面,決策層和管理層是鉚足了勁、使盡了力的??梢灶A料,此項政策出臺以后,對于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將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能夠跟補貼政策全面退坡后的新能源汽車領域形成有效銜接,避免產生行業發展波動。
應當說,管理層的此次舉措,對新能源汽車行業是一次非常大的利好。一定程度上,比補貼政策更具效率和影響力。要知道,新能源汽車行業已經發展到一定水平,補貼已經不是關鍵因素,而市場才是最根本動力。只要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的認可度高,消費者能夠接受新能源汽車,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就會形成強大的推動。特別是對重視技術創新、產品品質、服務質量的企業,更具有強力推動作用。
率先在公共領域全面電動化,不只是能夠促進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和推廣,更能對廣大居民形成良好的示范效應。想一想,公共領域都全面推廣新能源汽車了,社會化普及和推廣還遠嗎?如此一來,需要更新車輛的居民,就會自覺地選擇新能源汽車。至少,會選擇油電混合汽車,從而加快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加快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普及,加快綠色交通的實施。BOB
政策上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創造的條件已經相當優越,相當超前,相當有利。BOB那么,新能源汽車企業將如何應對呢?是坐等政策的繼續發力、坐等政策惠顧、坐等政策帶來紅利呢,還是主動適應政策、適應市場變化、適應消費者需求,與政策同頻共振,推動政策效率提升、作用擴大,是每個新能源汽車企業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如果企業的發展理念、創新觀念、BOB市場意識跟不上政策的腳步,BOB不僅行業發展無法快速健康有序,而且政策的作用效率也會受到很大影響。企業發展的主動性必須與政策同步推進、同步前行,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政策的作用效率。
就眼下來說,重點在三大方面。一是充電樁的普及能否跟上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步伐;二是電池的使用壽命與更換成本能否適應居民的消費需要;三是新能源汽車的報廢有沒有合理通道。
從充電樁的情況來看,按照中國充電聯盟發布的2022年全國電動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運行數據,2022年1月-12月,新增公共充電樁約64.8萬臺。與此同時,2022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卻達到了688.7萬輛,公共充電樁增量還不足新能源汽車銷量的1/10。如此結構的充電樁,是會影響單位和居民購買新能源汽車的積極性的。如果充電樁發展的腳步跟不上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速度,充電需要等待的時間、運行的距離都太長,有些居民和單位就不會選擇新能源汽車。所以,相關職能部門在出臺政策時,一定要對充電樁建設提出明確要求。
單位和居民能不能選擇新能源汽車,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電池的壽命和更換的價格。燃油汽車的主要選擇是油價,只要油價穩定,使用成本就相對穩定。但是,新能源汽車不一樣,電池不僅有壽命的長短問題,還有更換的成本問題。兩個方面有一個存在問題,就會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和熱情。而實際情況是,無論是電池的壽命還是更換成本,目前都還是相對薄弱的,需要加大改進力度。如何改進,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當然不能等,更不能靠,而必須主動轉。(中新經緯APP)
掃一掃關注大業微信公眾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