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為本,市場在變,誠信永遠不變...
bob·體育(中國)官方網站

咨詢熱線

400-123-4555

NEWS

新聞資訊

熱線電話:

400-123-4555
聯系人:張生
傳真:+86-123-4555
手機:13800003315
郵箱:admin@youweb.com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bob·體育工業園88號

BOB成立四年即躋身行業前十并沖擊IPO 蜂巢能源高歌猛進之下有哪些隱憂?

發布時間:2022-11-21 丨 瀏覽次數:

  BOB蜂巢能源面臨著尚未實現盈利、業績過于依賴關聯方、新技術發展、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行業競爭加劇等隱憂。

  11月18日,證監會官網披露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蜂巢能源”)在滬市科創板上市的招股書申報稿。蜂巢能源從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鋰離子電池系統。

  蜂巢能源是一家年輕企業,成立于2018年,但其已在動力電池行業占有一席之地:據SNE Research的數據,2021年蜂巢能源的動力電池裝機量在全球企業中排名第十;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的統計,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蜂巢能源的動力電池裝車量在國內排名第六。

  自成立以來,蜂巢能源背靠長城汽車的資源、搭乘新能源汽車的東風,迅速崛起,過去三年(即2019年至2021年),蜂巢能源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128.36%。展望未來,蜂巢能源所處行業前景明朗,自身積極擴張產能、BOB營收有望再創新高,發展形勢看起來一片大好。

  而實際上,蜂巢能源還面臨著尚未實現盈利、業績過于依賴關聯方、新技術發展、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行業競爭加劇等隱憂。

  蜂巢能源脫胎于長城汽車動力電池事業部,目前主營業務收入來自電池包、模組、電芯和儲能產品,其中,電池包是營收支柱,2022年上半年,蜂巢能源來自電池包的營收占到主營收入的六成,2019年時,蜂巢能源的主營收入幾乎全部靠電池包貢獻,近年蜂巢能源的模組和電芯才逐漸發展起來。

  2022年上半年,蜂巢能源來自模組的營收占到主營收入的兩成,來自電芯的營收占到主營收入的18.22%,也幾近兩成,來自儲能產品的營收則只占1.63%。

  近三年半以來,蜂巢能源的營收增長明顯,從2019年的9.29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44.73億元,2022年上半年,蜂巢能源的營收達到37.37億元。不過,蜂巢能源尚未實現盈利,過去三年半以來,蜂巢能源的虧損額度也一路擴大,歸母凈虧損從2019年的-3.25億元擴大至2021年的-11.54億元,2022年上半年的歸母凈虧損達到-8.97億元。截至2020年6月末,蜂巢能源合并口徑累計未彌補虧損近16億元。

  眼下,蜂巢能源仍跳不出虧損局面,鋰離子電池是技術密集型行業,蜂巢能源需保持較高的研發投入,2019年至2021年,蜂巢能源研發投入金額累計近15億元,占到營收比例的兩成。此外,蜂巢能源成立時間不長,BOB目前產能正在爬坡。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過去蜂巢能源的營收增長較快,卻在很大程度上是關聯方在背后推動,過去三年半內,蜂巢能源主要向長城汽車銷售動力電池產品。蜂巢能源的招股書申報稿財務數據顯示,2019年時,公司向關聯方出售商品、提供勞務累計的金額占到營收的99.40%,盡管這一數字在逐年下降,2022年上半年時降到53.39%,但目前蜂巢能源過半的業績依然依賴關聯方。

  近年,蜂巢能源一直在開拓客戶,除長城汽車外,跟小鵬汽車、吉利汽車、理想汽車、東風汽車、零跑汽車、賽力斯汽車、合眾新能源汽車等整車企業也達成了合作。

  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經歷過鉛酸電池、鎳鎘電池、鎳氫電池、鋰離子電池等階段,目前鋰離子電池是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主流產品,蜂巢能源就是主攻鋰離子電池方向,不過,目前行業也出現鈉離子電池、固態電池等新技術方向。為避免錯失技術先機,蜂巢能源也在研發鈉電池、全固態鋰電池。

  動力電池的發展與處在產業鏈上游的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息息相關。蜂巢能源的發展史,也是新能源汽車在國內的蓬勃發展期。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由120.6萬輛增長至352.1萬輛,增長率達到191.96%,市場滲透率從不到5%上升至13.40%,增長較為迅速。

  據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2025 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要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2035年純電動汽車要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隨著“雙碳目標”的推進,我國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還有望進一步增加。

  過去數年,新能源汽車的蓬勃發展一定程度上跟政策推動相關,財政部拿出真金白銀補貼新能源汽車,然而,補貼正在退坡。2021年底,財政部、工信部、BOB科技部和發改委發通知,明確2022年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標準在2021年的基礎上減少且明確2022年12月31日后上牌的新能源汽車車輛不再給予補貼。

  除開行業上游發生變化外,動力電池行業自身的競爭變化也不容蜂巢能源等企業掉以輕心。從可預見的情況來看,動力電池行業的競爭會加劇,BOB一是會行業會吸引更多的新進入者,二是外資企業企圖從國內市場分羹。

  2019年6月,工信部廢止《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及四批符合規范條件企業目錄,外資動力電池企業開始逐步進入國內市場,2019年時,BOB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量前五大企業中尚無外資企業,2020年國內裝機量排名中,外資企業LG 新能源排名第三。

  現在,國內動力電池市場已向外資企業開放,而該行業在全球的行業集中度還相當高。據SNE Research的數據,從裝機量來看,2021年全球前十動力電池企業裝機量為271GWh,占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的比例超過90%。此外,動力電池行業也有明顯的規模效應,中小企業較難獲得競爭優勢。

  蜂巢能源的裝機量雖在全球排名前十,實則市場份額只有1%左右,面臨著寧德時代(全球市占率達到32.6%)、比亞迪、中創新航、國軒高科、遠景動力、松下公司、LG新能源、SK On、三星SDI等勁敵的競爭與市場擠壓。

  目前,蜂巢能源已在常州、保定、泰州、南京、馬鞍山等地建有生產基地,在無錫、保定、上海、深圳等地建立研發中心。蜂巢能源還計劃繼續在國內的長三角區域、華中區域、西南區域及國外的歐洲地區布局生產基地,并計劃在德國、韓國等地建設研發中心,以期建立起全球化的研發、生產和服務網絡。

  蜂巢能源希望能通過本次IPO募資不低于150億元,將投向9個項目,包括三個分別位于常州、湖州和遂寧的鋰離子電池項目,位于無錫的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三元高能量密度電池及系統開發項目,“二代”無鈷正極材料、無鈷電池及系統開發項目,“短刀”電池及系統開發項目,新型電池開發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其中,常州、湖州、遂寧三地的鋰離子電池項目將消耗最多的募資資金,計劃分別消耗45億元、40億元和30億元的募資金額。作為虧損中的企業,蜂巢能源擬將20億元的募資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其他項目均將只投入數億元的募資。

Copyright ? 2012-2022 bob·體育 版權所有
電 話:400-123-4555  手 機:13800003315  傳 真:+86-123-4555  E-mail:admin@youweb.com
地 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bob·體育工業園88號
魯ICP備17016057號-3

掃一掃關注大業微信公眾帳號

2021精品综合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