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為本,市場在變,誠信永遠不變...
bob·體育(中國)官方網站

咨詢熱線

400-123-4555

NEWS

新聞資訊

熱線電話:

400-123-4555
聯系人:張生
傳真:+86-123-4555
手機:13800003315
郵箱:admin@youweb.com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bob·體育工業園88號

BOB醫藥生物行業跟蹤周報:新疫情防控二十條利于消費醫療及藥店等復蘇【東吳醫藥朱國廣團隊】

發布時間:2022-11-21 丨 瀏覽次數:

  BOB原標題:醫藥生物行業跟蹤周報:新疫情防控二十條,利于消費醫療及藥店等復蘇【東吳醫藥朱國廣團隊】

  本周、年初至今醫藥指數漲幅分別為-0.43%、-19.96%,相對滬指的超額收益分別為-0.97%、-4.78%;本周原料藥、中藥及醫療服務等股價漲幅較大,醫療器械、生物制品等股價跌幅較大;本周漲幅居前龍津藥業(+31.7%)、特一藥業(+30.26%)、眾生藥業(+29.30%),跌幅居前康希諾-U(-13.14%)、BOB南新制藥(-13.13%)、君實生物-U(-11.12%)。漲跌表現特點:本周醫藥板塊先揚后抑,周五受到疫情新政利好兌現影響出現明顯調整;新冠相關主題持續上漲,新冠疫苗、新冠藥物等漲幅居前;中藥板塊表現持續突出,龍津藥業、特一藥業等領漲。

  疫情防控二十條新規,利于消費醫療及藥店等復蘇:疫情防控二十條新規:取消次密接、密接改為“5+3”、入境隔離期縮短等,科學精準防控疫情將是趨勢所向,利于宏觀經濟恢復、利于醫美及藥店等消費醫療復蘇,但同時群體免疫出現,新冠引起的并發癥相應的藥物需求也將大幅提升,如呼吸道止咳藥、退熱藥等;另外居家自測的抗原需求也將明顯。相關上市公司將會受益比較明顯。

  博安生物地舒單抗博優倍正式獲批上市;輝瑞 JAK3 抑制劑的上市申請納入優先審評;上海瓔黎藥業有限公司的1類創新藥林普利塞片因他瑞上市:首個國產地舒單抗獲批,奪得“頭魁”的是博安生物,其第二款生物藥地舒單抗(博優倍)正式獲批上市;CDE官網公示,擬將輝瑞JAK3抑制劑「利特昔替尼膠囊」的上市申請納入優先審評,用于適合接受系統性治療的12歲及以上青少年和成人斑禿患者,包括全禿和普禿;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附條件批準上海瓔黎藥業有限公司的1類創新藥林普利塞片(商品名:因他瑞)上市。該藥為我國自主研發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藥,適用于既往接受過至少兩種系統性治療的復發或難治濾泡性淋巴瘤成人患者。

  具體配置思路:關注1) 中藥領域:方盛制藥、濟川藥業、康緣藥業等;2) 創新藥領域:百濟神州、恒瑞醫藥、海思科、榮昌生物、康諾亞、澤景制藥-U等;3) 耗材領域:惠泰醫療、威高骨科、新產業等;4) 低值耗材及消費醫療領域:康德萊、魚躍醫療,建議關注可孚醫療等;5) 科研服務領域:金斯瑞生物、藥康生物、皓元醫藥、諾禾致源等;6) 眼科服務:華廈眼科、愛爾眼科、普瑞眼科等; 7) 其它醫療服務領域:三星醫療、海吉亞醫療、固生堂等;8) 醫美領域:愛美客、華東醫藥等;9) 生長激素領域:長春高新,建議關注安科生物等;10) 疫苗領域:智飛生物、康泰生物,建議關注萬泰生物等;11) 其它消費:三諾生物,建議關注我武生物等;12) 血制品領域:博雅生物等。

  本周、年初至今醫藥指數漲幅分別為-0.43%、-19.96%,相對滬指的超額收益分別為-0.97%、-4.78%;本周原料藥、中藥及醫療服務等股價漲幅較大,醫療器械、生物制品等股價跌幅較大;本周漲幅居前龍津藥業(+31.7%)、特一藥業(+30.26%)、眾生藥業(+29.30%),跌幅居前康希諾-U(-13.14%)、南新制藥(-13.13%)、君實生物-U(-11.12%)。漲跌表現特點:本周醫藥板塊先揚后抑,周五受到疫情新政利好兌現影響出現明顯調整;新冠相關主題持續上漲,新冠疫苗、新冠藥物等漲幅居前;中藥板塊表現持續突出,龍津藥業、特一藥業等領漲。

  疫情防控十二條新規:取消次密接、密接集中隔離縮短2天、入境隔離期縮短等,科學精準防控疫情將是趨勢所向,利于宏觀經濟恢復、利于醫美及藥店等消費醫療復蘇,但同時群體免疫出現,新冠引起的并發癥相應的藥物需求也將大幅提升,如呼吸道止咳藥、退熱藥等;另外居家自測的抗原需求也將明顯。相關上市公司將會受益比較明顯。

  本周醫藥行業仍有明顯超額收益,醫藥行業上漲能否持續?四大因素繼續支撐其繼續大反攻,配置比例低、估值底、醫保支出每年穩定增長及醫藥政策多點持續回暖,全市場唯一提出四季度醫藥板塊要大反攻的團隊,醫藥板塊是公募基金開始上倉位的初期階段、疊加三季報超預期標的較多,2023年醫藥板塊很可能迎來戴維斯雙擊的牛市。

  按照慣例2022年創新藥進醫保談判很可能在11月份進行,擬談判創新藥主要包括生物藥、小分子藥物及中藥創新藥(35個續約、15個品種新進),進醫保品種將會顯著放量。

  2) 創新藥領域:百濟神州、恒瑞醫藥、海思科、榮昌生物、康諾亞、澤景制藥-U等;

  自2015我國藥政改革開始,國內創新藥的競爭環境更加開放、競爭方式也由以往后端的商業化推廣往前端的靶點選擇、臨床開發等環節轉移,創新藥的競爭更加激烈和全方位。從2015年至今推出了一系列促進創新藥研發上市、進口藥加快進入中國市場的政策,隨之而來的是整個新藥開發模式的大變革。從靶點選擇、到臨床試驗方案的設計、再到研發管線的構建,都影響著未來企業的現金流和價值,這個過程中最關鍵的環節就是成藥性評估和臨床轉化,尤其在臨床轉化環節效率與策略的正確與否最終決定著一個藥品的上市進度與最終商業價值的大小。

  針對不同分類的新藥,其開發策略也有差異。First-in-class新藥更加注重靶點機制的驗證,尤其是臨床前研究的夯實。而Best-in-class、Me-better和Me-too產品更多尋求的是分子結構的差異,也更加適合當下絕大部分藥企的研發策略。因此Fast-follow-on是當下企業尋求價值最大化的突破口之一,應充分利用好國內創新藥系列藥政,尤其是腫瘤藥和罕見病用藥的附條件上市等加速上市策略。在個股選擇方面,重視研發費用率、未來潛力品種的市場空間外,同時更要重視醫學團隊體系的實力及是否具備全球多中心開展和注冊能力。推薦:榮昌生物、恒瑞醫藥,建議關注:康方生物、亞盛醫藥、貝達藥業、康寧杰瑞、信達生物、諾誠健華,中國生物制藥、石藥集團、翰森制藥、君實生物、神州細胞。

  醫療器械行業百花齊放、黃金投資時代的大趨勢不變,核心原因:1)國內醫療器械消費水平遠低于歐美,此次新冠疫情有望加速國內醫療建設,醫療設備顯著受益;2)國內廠家技術持續向中高端突破,進口替代加速;3)術式創新帶來國內創新器械公司蓬勃發展;4)科創板將加快更多優質器械公司上市。我們建議關注以下幾類,1)醫療設備類企業,不受集采影響,國產替代+海外出口推動長期穩定發展,如邁瑞醫療、理邦儀器等;2)國產化低的醫用耗材,如化學發光、電生理、PCI介入耗材等領域;3)新技術、新術式帶來的新的診療方向,如介入瓣膜、神經介入、癌癥早篩等;4)自費產品,受益于消費升級,重點推薦眼科如角膜塑形鏡領域。

  邏輯1:眾多重磅產品進入收獲期,業績確定性較高。1)消費端:剛需品,短期受新冠疫情影響,中長期受益消費升級,二類苗接種率逐步提升;2)產品端:兩大趨勢:a、產品向多聯多價升級,如三聯苗、四聯苗,以及四價結合、四價流感疫苗,麻腮風水痘、五聯苗等;b、國產新品種兌現:如13價肺炎疫苗、2價HPV疫苗,以及4/9價HPV疫苗、帶狀皰疹疫苗、人二倍體狂犬疫苗、重組金黃色葡萄球菌疫苗等。目前已進入國產重磅疫苗陸續上市的階段,隨著重磅疫苗品種放量,疫苗公司高業績增速確定性較強。邏輯2:疫苗管理法出臺,行業集中度提升,利好龍頭。全球最嚴《疫苗管理法》出臺后,行業再次發生重大安全事件的概率將大幅降低,在嚴管控的同時,疫苗管理法也明確鼓勵疫苗生產節約化和規模化,行業集中度有望提高。邏輯3:新冠疫苗兌現在即,海內外目前已有多款新冠疫苗獲批上市,迎來接種密集期。

  藥店:新冠肺炎疫情催化下,藥店板塊業績表現更加亮眼。展望未來,我們認為藥店板塊仍將在行業集中度提升、連鎖化率提升的趨勢下穩健增長。一方面,頭部連鎖藥店公司在資本助推下,穩步推進在全國的復制擴張,同時精細化管理推動內生性增長加快。另一方面,處方外流持續推進,藥店業務量仍將不斷增長。BOB推薦:益豐藥房、大參林、老百姓;建議關注:一心堂、健之佳等。

  醫療服務:在疫情考驗下,醫療服務板塊展現快速恢復能力與長期增長韌性,頭部企業投資價值凸顯。隨著居民消費意識的不斷提高,醫療服務賽道具備長期投資價值。尤其面對醫保局控費等政策進一步推進,醫療服務作為避險賽道更值得投資。推薦:愛爾眼科、三星醫療、海吉亞醫療等。

  醫美:伴隨消費升級大趨勢,醫美行業蓬勃發展,醫美賽道資產證券化加速且備受青睞。展望未來,我們看好醫美板塊,主要原因包括:1)我國醫美滲透率提升空間大,醫美接受水平不斷改善;2)醫美產品呈現多樣化,國內品牌份額趨于提升;3)醫美行業市場逐步規范化,將利于正規持證品牌獲取存量市場份額。推薦:愛美客、華熙生物、昊海生科、華東醫藥等。

  CXO:行業長期看有壁壘、有空間,中短期看景氣度高,是醫藥領域牛股輩出的板塊。我們判斷2018-2028年是中國CXO公司發展的黃金十年,各細分領域龍頭公司收入體量有十年8-14倍的收入空間,未來全球最大的CXO公司將出現在中國。中國在該產業鏈具備全球競爭優勢,可以“多快好省”地為客戶提供需求。建議關注頭部全產業鏈一體化公司及在產業鏈某階段具備特色企業,推薦泰格醫藥、康龍化成、九洲藥業、凱萊英、藥明生物、藥明康德、藥石科技、昭衍新藥等。

  IVD:疫情對行業的邊際影響逐漸削弱,不過海內外常規需求增長較快。國內企業跟隨式研發效率高,在政策的呵護下進口替代進度顯著加快,我們看好主流賽道的優質龍頭公司以及新技術領先企業,推薦新產業、安圖生物、金域醫學,關注邁克生物、萬孚生物、迪安診斷、諾輝健康。

  原料藥:特色原料藥需求穩定、競爭格局優化,原料藥制劑一體化是傳統化藥必然趨勢,建議關注客戶結構優化、下游增速較快、掌握關鍵中間體環節的原料藥企業,推薦同和藥業、司太立、普洛藥業、天宇股份,建議關注華海藥業等。

  11月11日,BOB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發布《關于進一步優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學精準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其要點為5個“調整”、1個“不再”、1個“取消”、7個“不得”、8個“加強”、1個“嚴禁”。與調整前相比,核心的變化點在于:

  2、高風險區外溢人員從7天集中隔離調整為7天居家隔離,取消中風險區,只分高低兩類;

  5、加強提高疫苗加強免疫接種覆蓋,尤其是老年群體;做好新冠藥物儲備、急救藥品和醫療設備儲備。

  在新冠病毒仍在變異,國內新發不斷出現,冬春氣候下疫情防控形勢仍然嚴峻復雜,科學精準做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本次防疫新規,我們預計對于醫藥行業也有較大的影響。

  利好疫苗和新冠藥物及其相關產業鏈。我國已有滅活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重組蛋白疫苗等9款疫苗獲批附條件上市或緊急使用,近期康希諾吸入式疫苗和麗珠集團重組蛋白疫苗等新冠疫苗納入到序貫疫苗,疫苗相關產業鏈包含生物藥CDMO、培養基、重組蛋白供應商等,相關公司包含康希諾、智飛生物、麗珠集團、藥明生物、奧浦邁、百普賽斯等;新冠藥物當前已經獲批有阿茲夫定,后續管線進展較為后期且數據較好的包含VV116和RAY1216等,其產業鏈包含藥物上游的原料藥和中間體、藥物本身的生產和經銷等,相關公司包括先聲藥業,君實生物、眾生藥業、奧翔藥業、新華制藥、同和藥業等。

  新冠、流感等病毒相關的防治藥物。病毒感染會引發鼻塞、咳嗽、咽痛、流涕,部分患者可有發熱、頭疼等癥狀。中國臺灣地區年初防疫政策松動后,新冠肺炎感染人數累計超過700萬,BOB以輕癥為主,感冒藥、止咳藥等相關藥物銷售額有數倍增長。相關行業包含流感疫苗、清熱解毒類中成藥、西藥、OTC藥物和藥店等,相關典型公司有百克生物、以嶺藥業、濟川藥業、科倫藥業、葵花藥業、益豐藥房等。

  家用檢測和治療器械。從歐美經驗來看,抗原檢測會更多地應用于家庭自測和公眾場所快速檢測,家用呼吸機等產品銷量有所提升,相關公司包含萬孚生物、諾唯贊、魚躍醫療、怡和嘉業等。

  消費醫療。隨著人均GDP的提高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費醫療市場迅速擴容,發展也更加多元化。但是今年來疫情下需求受到了較大的抑制。從20年二季度國內疫情有效控住后,以醫療服務為代表的消費醫療展現出極強的業績彈性來看,此類公司在23年或有較佳表現,相關行業包含醫療服務、醫美、生長激素、以OK鏡為代表的醫療器械等。

  門診和非剛性手術用藥、耗材。2022年以來,醫院抗疫任務較重,門診和非剛性手術需求未充分滿足,這部分相關行業預計將出現明顯的恢復性增長。相關產業包含體外診斷、骨科等手術類耗材、麻醉類藥物等,相關公司標的非常豐富,包含安圖生物、新產業、春立醫療、威高骨科、恒瑞醫藥、人福醫藥等。

  疫情下人員流動限制受損行業,后期會迎來需求回補。除前面講的消費醫療,重點還有三類公司,第一類,科研服務相關產品和服務型公司。疫情下,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需求增速下降,科研企業推廣產品活動受限,相關公司業績受到影響。第二類,客戶海外占比較高的企業,疫情下需求溝通、產線檢查等方面均受到負面影響,這部分以CXO、原料藥和低值耗材企業居多。第三類,臨床CRO公司,疫情下病人脫落、臨床進展慢。相關公司包含諾禾致源、藥康生物、泰格醫藥等。

  我們認為,醫藥行業在疫情防控優化的背景下,受益廣度和深度均較大,醫藥行業有望反轉,自22年Q4開始迎來板塊性行情。結合公司質地、成長性和估值,我們11月重點推薦方盛制藥、濟川藥業、恒瑞醫藥、華東醫藥、愛美客、諾禾致源、九洲藥業、博雅生物、智飛生物。

  11月10日,首個國產地舒單抗獲批。奪得“頭魁”的是博安生物。這家公司平日里低調,但在研發和商業化方面卻頗為靠譜:去年5月,其推出國內第三款國產貝伐珠單抗(博優諾),頂著來自齊魯、信達的競爭壓力,博優諾在上市當年幾個月實現銷售收入1.6億;而今,其第二款生物藥地舒單抗(博優倍)正式獲批上市。

  11月10 日,榮昌生物發布公告稱 CDE 授予泰它西普突破性治療藥物認定,用于治療全身型重癥肌無力。10 月末,榮昌披露的 II 期臨床研究數據表明泰它西普在中國重癥肌無力患者中表現出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1月9日,NMPA 發布通知,瓔黎藥業的PI3Kδ選擇性抑制劑林普利塞片獲批上市,適用于既往接受過至少兩種系統性治療的復發或難治濾泡性淋巴瘤成人患者。這是瓔黎與恒瑞的合作產品,在2021年2月8日,恒瑞醫藥對瓔黎藥業進行2000萬美元股權投資(占總股本6.67%),并獲得了林普利塞在大中華地區的聯合開發權益以及排他性獨家商業化權益。

  11月9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附條件批準上海瓔黎藥業有限公司的1類創新藥林普利塞片(商品名:因他瑞)上市。該藥為我國自主研發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藥,適用于既往接受過至少兩種系統性治療的復發或難治濾泡性淋巴瘤成人患者。

  11月9日,CDE官網顯示,愛科百發的齊瑞索韋腸溶膠囊的上市申請被納入擬優先審評,適用于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2歲及以下兒童呼吸道感染的治療。

  11月7日,CDE官網顯示,復宏漢霖HLX23臨床試驗申請獲受理,用于治療晚期實體瘤。去年6月,HLX23已在美國獲批該適應癥的臨床。

  11月5日,CDE網站顯示,阿斯利康的PD-1/CTLA-4雙抗MEDI5752的臨床試驗申請已獲受理。MEDI5752是一種單價雙抗,由CTLA-4單抗tremelimumab與一種PD-1單抗組合而成。tremelimumab已于今年10月獲FDA批準上市,用于與度伐利尤單抗聯用一線治療肝癌。

  11月7日,藥監局官網顯示,東陽光的門冬胰島素30注射液獲批上市。門冬胰島素30注射液是一款預混胰島素,含30%可溶性門冬胰島素和70%精蛋白門冬胰島素。相比人胰島素,門冬胰島素30注射液起效更迅速、注射時間更靈活,能同時更好的控制空腹和餐后血糖,在改善血糖控制、減少低血糖風險、提高依從性以及節約醫療成本方面優勢明顯,更適合低血糖感知受損(IAH)高?;颊摺?/p>

  3.3. 重要研發管線日,和鉑醫藥宣布其全資子公司諾納生物與全球領先的mRNA及疫苗研發公司莫德納簽訂授權及合作協議,將充分利用公司專有的全人源重鏈抗體平臺 HCAb,研究及開發基因免疫療法。11月11日,基石藥業宣布,PD-L1抗體舒格利單抗一線治療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胃/胃食管結合部腺癌的GEMSTONE-303研究達到主要終點之一:無進展生存期(PFS)。舒格利單抗成為了全球首個在胃/胃食管結合部腺癌III期研究中取得積極結果的PD-L1單抗。

  11月11日,和鉑醫藥(股票代碼:宣布其全資子公司諾納生物與mRNA及疫苗研發公司莫德納(納斯達克:MRNA)簽訂授權及合作協議,將充分利用公司專有的全人源重鏈抗體平臺HCAb,研究及開發基因免疫療法。

  11月9日,恩沐生物宣布與博銳生物達成協議,授權博銳生物進行恩沐生物的三特異抗體CMG6A19的臨床前開發和在大中華地區的臨床注冊、開發、生產以及商業化。恩沐生物將保留CMG6A19在大中華地區以外的所有權利。這也是雙方合作開發的第二款三抗。

  11月8日,由人工智能(AI)驅動的臨床階段藥物發現公司英矽智能宣布,與賽諾菲達成一項將持續多年、針對多個靶點的戰略研究合作。根據協議條款,該合作將利用英矽智能人工智能驅動的Pharma.AI藥物發現平臺,推進基于不超過6個創新靶點的候選藥物研發。

  11月7日,安進在 AHA 會議上報告了3款新藥的最新臨床數據,包括 PCSK9 抑制劑依洛尤單抗、siRNA 藥物 Olpasiran 和 GIPR 抗體/GLP-1 融合蛋白 AMG133。其中,減肥新藥AMG133以每月一次的給藥頻率、1期臨床潛在優于 Tirzepatide 和司美格魯肽的減重療效,引起廣泛關注。

  11月7日,默沙東宣布與國藥控股就抗新冠病毒口服藥物莫諾拉韋(molnupiravir)在中國的進口和經銷事宜簽署經銷協議。此前在9月28日默沙東與國藥集團已經簽署合作框架協議,本次是在將莫諾拉韋在中國境內的經銷權和獨家進口權授予國藥集團后,對于合作的進一步落實細化。

  11月7日,信達生物在2022年美國心臟協會年會(AHA 2022)以壁報形式公布其自主研發的抗前蛋白轉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單抗托萊西單抗(研發代號:IBI306)在中國非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患者中的III期CREDIT-1臨床結果。研究結果表明,托萊西單抗可顯著且持久地降低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且展現出了良好的安全性。

  11月6日,濟川藥業與恒翼生物共同宣布,二者達成一項合作協議,約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陸地區(不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地區)對后者擁有或控制的一種PDE4抑制劑(包括其各種劑型)以及組合產品(以下簡稱“目標產品1”)和一種蛋白酶抑制劑(包括其各種劑型)(以下簡稱“目標產品2”)約定的適應癥進行合作。

  11月11日,國家藥監局藥審中心發布《藥品注冊申請審評期間變更工作程序(試行)》的通知(藥審業〔2022〕597號)。內容為:為配合《藥品注冊管理辦法》的貫徹實施,進一步規范藥品注冊申請審評期間的變更,保證藥品安全、有效和質量可控,藥審中心組織制定了《藥品注冊申請審評期間變更工作程序(試行)》(見附件),經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查同意,現予以發布,自發布之日起實施。11月10日,國家藥監局藥審中心發布關于舉辦《ICH S系列指導原則線上培訓》的通知。內容為:為進一步提升國內監管機構和業界對ICH安全性指導原則的理解與掌握,加大宣傳培訓力度,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ICH工作辦公室將于2022年11月17日開展《ICH S系列指導原則線個S系列指導原則進行解讀。

  11月8日,國家藥監局藥審中心發布關于公開征求《新藥獲益-風險評估技術指導原則》意見的通知。內容為:為進一步規范和指導藥物臨床研發和評價中的獲益-風險評估,提供可參考的技術規范,BOB我中心起草了《新藥獲益-風險評估技術指導原則》,經中心內部討論,已形成征求意見稿進行相關意見征求。

  11月8日,國家藥監局藥審中心發布關于《〈已上市化學藥品藥學變更研究技術指導原則(試行)〉溶出曲線號)。內容為:為規范和指導已上市化學藥品藥學變更時的溶出曲線研究,提供可參考的技術標準,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部署下,藥審中心組織制定了《〈已上市化學藥品藥學變更研究技術指導原則(試行)〉溶出曲線日,國家藥監局藥審中心發布關于《化學仿制藥口服調釋制劑乙醇劑量傾瀉試驗藥學研究技術指導原則》的通告(2022年第38號)。內容為:為了規范和指導化學仿制藥口服調釋制劑的藥學研發,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部署下,藥審中心組織制定了《化學仿制藥口服調釋制劑乙醇劑量傾瀉試驗藥學研究技術指導原則》。

  11月8日,國家藥監局藥審中心發布關于公開征求《兒童抗腫瘤藥物臨床研發技術指導原則》意見的通知。內容為; 為了對兒童抗腫瘤新藥的臨床研發提供思路和技術建議,藥品審評中心組織撰寫了《兒童抗腫瘤藥物臨床研發技術指導原則》,形成征求意見稿,供藥物研發的申請人和研究者參考。

  11月6日,安進公布了其II期OCEAN(a)-DOSE研究治療結束后的數據,該研究旨在評估其在研候選藥物olpasiran(AMG 890)在脂蛋白(a) [Lp(a)]水平升高(150nmol/L)并且有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ˋSCVD)病史的成人患者中降低Lp(a)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最佳劑量。

  本周(2022.11.07-2022.11.11)生物醫藥指數漲幅-0.43%,板塊表現劣于滬深300指數0.56%的漲幅,劣于上證指數0.54%的漲幅;截至11月11日,醫藥指數2022年至今跌幅為19.96%,滬深300至今跌幅為23.32%,上證指數年初至今跌幅為15.18%。2020年初國內外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對國內經濟,尤其是全球經濟一體化形成一定沖擊,醫療產業的確定性成為國內外資金追捧對象;但由于醫藥板塊位置高、估值貴、醫療基金收益率高,板塊有所回調,目前板塊估值已至較低位置,板塊總體有所反彈。長期來看,醫藥行業仍將不改持續向好的發展態勢。

  本周(2022.11.07-2022.11.11)生物醫藥指數漲幅-0.43%,板塊表現劣于滬深300指數0.56%的漲幅,劣于上證指數0.54%的漲幅;子板塊中,表現最佳的原料藥板塊上漲3.14%,最弱勢的醫療器械板塊下跌3.41%。2022年初至今,表現最佳的子板塊為醫藥商業,跌幅為1.84%,優于醫藥指數19.96%的跌幅,優于滬深300指數23.32%的跌幅,優于上證指數15.18%的跌幅。

  國家加大集采范圍,藥品和耗材的集采帶來了藥品和耗材的大幅降價,隨著國內醫藥和器材市場的競爭加劇,集采對降價的推動作用將會更加明顯,未來藥品和耗材集采降價幅度可能會超預期,對企業的利潤造成較大影響。2、新冠疫情反復:

  免責聲明:本公眾號所載的信息僅面向專業投資機構,僅供在新媒體背景下研究觀點的及時交流。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布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Copyright ? 2012-2022 bob·體育 版權所有
電 話:400-123-4555  手 機:13800003315  傳 真:+86-123-4555  E-mail:admin@youweb.com
地 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bob·體育工業園88號
魯ICP備17016057號-3

掃一掃關注大業微信公眾帳號

2021精品综合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