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線電話:
400-123-4555星辰大海共赴未來2022資管行業論壇在BOB京舉行
BOB過去十年,在經濟全球化和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背景下,中國資管行業蓬勃發展,尤其是2018年資管新規落地,揭開了中國大資管時代的帷幕,資管行業重大改革機遇,質量和規模均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11月23日,BOB在2022中國銀行601988保險業財富管理論壇上,來自監管部門,和證券、銀行、保險、BOB基金、期貨信托等金融機構代表齊聚一堂,論道資管未來發展趨勢。共同探討資管行業在“十四五”規劃、2035年遠景目標綱下,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發揮活水作用,在助力實體經濟和共同富裕中肩負起更大的使命。
經過多年發展,中國資管行業邊界逐漸被打破,迎來了競爭、創新、混合經營的新時代,行業規模得到極大提升。
中國現在是世界第二大資產管理在岸市場,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統計,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我國資產管理總規模達到了68.51萬億元,產品數量達到了179154只,如果將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養老保險公司、理財公司和信托公司管理的第三方資產全部都包括進來,2021年末中國資管行業整體規模超過了130萬億。
自資管新規出臺以來,統一監管下的配套制度體系和實施規則持續完善,產品凈值化程度大幅提升,去杠桿與去嵌套取得卓越成效,保本理財實現清零,理財市場上的剛兌預期被打破。與此同時,行業生態格局也被重塑,證券、銀行、保險、基金、期貨、信托等金融機構也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資管行業格局,各類資管機構有了一個全新的大舞臺和競技臺。
今年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理財產品實現全面凈值化轉型,這些產品的業績也迎來了新大考。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疊加,國內外經濟金融環境發生深刻變化,市場的劇烈波動讓凈值型產品出現較動,特別是近期債市波動對相關產品凈值帶來不少壓力。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1月17日,23家銀行理財子公司共發行15451只理財產品,其中破凈值的理財產品數為1217只,破凈值理財產品占比7.88%。
對此,天風證券601162)總裁王琳晶指出,近期資金面預期收緊,防疫政策和地產政策放松等因素疊加,讓前期推動市場下行的資金面和基本面預期都發生了轉變,引起了市場情緒集中宣泄。短期看,國內經濟仍較為脆弱,經濟復蘇前景仍存在不確定性,利率上行空間和上行速度不會太大,近期應主要采取防御措施。
王琳晶表示,從更宏觀的視角來看,理財產品短期凈值波動是一種正常的市場表現,各類資管機構更需要將注意力聚焦各自的核心競爭力,謀求差異化發展,引導投資者從短期投機行為轉向長期價值投資,最終增強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穩定性和韌性。
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業的使命,經濟建設離不開資金,金融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就像是“空氣和水”一般的存在。
與會嘉賓表示,在大資管時代,作為金融機構的重要組成,資管機構需要強化金融服務理念,增強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能力。BOB資管機構的主要使命之一就是要滿足實體經濟的投融資需求,在豐富金融產品供給、優化社會融資結構和支持實體經濟方面,發揮關鍵作用。BOB
盡管各類資管機構類型不同,但在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上,從產業鏈供應鏈整體出發,發揮各自的優勢,建立具有自身特點的發展模式。以證券行業為例,在支持實體經濟上,證券公司更多的是要發揮自身優勢,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創新、專精特新企業、鄉村振興、綠色低碳轉型、ESG責任投資等領域的支持,與實體經濟行業龍頭企業的融資需求精準對接。
王琳晶表示,大資管行業有兩大主要使命,一是要提升專業水平,不斷創新,服務國家戰略,支持科技發展和供給側改革,服務實體經濟;二是要聚焦財富管理,提升居民財產性收入,助力共同富裕。
11月4日,《個人養老金實施辦法》發布,個人養老金業務也開始正式落地。有機構預測,這一業務短期或為資管行業帶來約1.24萬億元的新增規模,到成熟期,則可望帶來18至26萬億元增量資金。
業內人士指出,個人養老金制度的落地意味著,證券、銀行、保險、基金等機構迎來了新的巨大發展機遇,為資本市場帶來多方面的積極影響。個人養老金業務投資的標十分豐富,包括公募基金、儲蓄存款、理財產品、商業養老保險等多種金融產品。在市場巨大的需求下,個人養老金業務將成為很多資管機構發力的戰場,資管機構將充分發揚各自稟賦,打造核心競爭力。
個人養老金只是老百姓603883)日益增長的財富管理需求的一個縮影。2035年遠景目標和“十四五”規劃指出,要把居民增收擺在突出位置,BOB多渠道增加財產性收入,扎實推動共同富裕。黨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起點上,這一切都意味著,資管行業未來重任在肩,發展前景更是廣闊的星辰大海。
活動的最后,主辦方公布了天風證券杯·第三屆中國銀行業理財金牛獎和第二屆中國保險業投資金牛獎的評選結果,并為獲獎機構進行了頒獎。
掃一掃關注大業微信公眾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