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線電話:
400-123-4555北京擬限制BOB向未成年人提供醫美服務 行業監管趨嚴加速洗牌
BOB11月24日,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五次會議對《北京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例(修訂草案)》(下稱“修訂草案”)進行一審。修訂草案對未成年人醫療美容提出了新要求,提到“未經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同意,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醫療美容服務”。
嘉維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高級合伙人葛友山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對未成年人進行醫療美容做出相應的限制,標志著市場監管對醫美行業從事未成年人醫療美容的監管法治化、常態化。從保護未成年人的角度來看,醫美行業提供未成年人醫療美容服務需要執行更加嚴格的程序?!?/p>
根據德勤發布的《中國醫美市場趨勢洞察報告》,中國醫美市場雖然近年來增速有所放緩,但增速仍高于全球市場,且醫美消費呈現出年輕化、線上化的趨勢。醫美平臺更美App發布的《2020醫美行業白皮書》則顯示,互聯網醫美消費平臺上,“95后”“00后”用戶群體的占比分別為35%、18%,合計53%。
葛友山對記者表示,當前醫美消費呈現出低齡化特點。部分醫美整容機構為了商業利益,刻意隱瞞醫療整形的隱患和風險,夸大整容效果,誘導未成年人沖動消費。而一旦整形失敗,會給未成年人帶來不可逆轉的健康損害?!艾F行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對未成年人整形美容問題沒有做出特別明確的規定,導致對未成年人整形美容現象的監管法律法規依據無法適應行業發展。BOB”
根據上述修訂草案,違反本條例相關規定,未經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同意,向未成年人提供醫療美容服務的,由衛生健康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拒不改正或者造成嚴重后果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或者責令給予降低崗位等級或者撤職的處分,對有關醫務人員可以責令暫停1個月以上6個月以下執業活動。
此前已有多個城市針對未成年人醫療美容,制定了地方性的條例規定。比如2022年2月18日,上海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九次會議修訂通過的《上海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例》,新增了“未經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同意,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醫療美容服務”的規定。
葛友山認為,醫美行業的監管呈現出更加嚴格的趨勢。監管機構須嚴格監督醫美機構執行“監護人同意”制度,只有在監護人充分知曉風險的情況下,才能提供相應服務,對于違反規定的醫療機構,也需建立起民事、行政乃至刑事的全方位監管體系。
實際上,從2021年開始,醫美行業面臨著新一輪的強監管,且已經滲透到產業鏈的各個環節,BOB行業規范化進程加速。
經記者梳理,此輪監管涉及到的行業主體幾乎涵蓋產業鏈的全環節,包括上游的原料、耗材、器械生產商,中游的民營醫美機構、公立醫院美容整形科及相關從業人員,下游的醫美廣告、醫美App等渠道方,還有消費金融端的“醫美貸”業務。
2021年6月份,國家衛健委、中央網信辦等八部門印發《打擊非法醫療美容服務專項整治工作方案》,提出嚴厲打擊非法開展醫療美容相關活動的行為、BOB嚴格規范醫療美容服務行為、BOB嚴厲打擊非法制售藥品醫療器械行為、嚴肅查處違法廣告和互聯網信息四大任務。
同年11月份,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醫療美容廣告執法指南》,隨后公安部也對醫美領域的制假售假、非法從業、發布虛假廣告等違法犯罪活動進行整治。在強監管之下,2022年醫美領域的投融資熱度有所消退。烯牛數據顯示,2022年,醫療美容領域的投資事件共有13起,融資金額大約為8億元,相較上年熱度消退。
萬聯證券研報指出,醫美板塊自2021年下半年以來由于監管趨嚴疊加疫情反復迎來股價調整,步入2022年監管政策逐步明晰,整體來看,板塊相關公司股價自2022年3月份以來觸底反彈,7月末由于疫情影響再次下滑。2022年上半年醫美行業仍然延續2021年以來的趨勢,產品端不斷更新迭代、監管端不斷細化。
“醫療美容廣告的嚴監管短期內或將提高直客機構的獲客成本,BOB疊加監管部門對違法違規醫美機構的強監管,將在中長期放大頭部合規機構的資質牌照以及口碑優勢,有助于行業集中度的提升以及長期的健康發展?!比f聯證券認為。
掃一掃關注大業微信公眾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