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線電話:
400-123-4555BOB中美3PL行業對比:市場、投資、技術、趨勢面面觀
BOB今天是“2018鐘鼎美國物流行”的最后一天,不同于以往,最后一站的參訪行程以“work shop”的形式,對“物流領域技術與投資”等相關主題內容進行了探討。當日的交流會邀請到了美國物流領域的投資機構Republic Partners、協會TIA(Transportation Intermediaries Association),WERC(Warehouse Education and Research Council)、系統服務商Freightfriend等,各方對美國物流市場整體情況、投資、技術發展及趨勢等內容進行了分享。在分享會上參訪團與與會嘉賓互通有無,碰撞出不少思維的火花,借此我們對中美物流市場總體以及兩國行業發展特色進行了如下梳理:
2017年,中國物流整體市場規模在1.86萬億美元(12.1萬億人民幣),較之美國略高,兩國運輸市場規?;境制?,均在1萬億美元左右。中國通過公路運輸完成的貨運量是美國的兩倍多,達368億,占總體運輸量的78%,相對而言,美國各類運輸方式的發展相對均衡,這也一定程度使得美國多式聯運業務的發展較為迅速。
中國3PL市場規模尚無官方數據,美國有有相對完善的數據統計,2017年美國3PL市場規模有明顯提升,達1860億美元,增速達11.4%,是啤酒產業的1.7倍、瓶裝水及軟飲產業的2.4倍、糖果產業的4倍,增速為美國GDP的2至3倍,從業人員12.6萬,工資支出75億美元。
從TIA政府事務主管Will Sehestedt介紹的美國3PL行業發展數據來看,美國3PL市場的仍處在變化與快速發展中:
從行業參與者來看,CHRW以近148.7億美元的營收保持第一位,占美國3PL市場份額的7%,排名前十的企業占總體市場36%的份額,前50家企業占總體市場份額的67%,較2016年有所下降。企業增速主要在10-15%之間。另據2016數據,美國3PL企業數約2萬,行業參與者規模仍普遍偏小,BOB從TIA的會員統計來看,超過75%的TIA會員是年營收在1000萬美元一下的小型企業。
安吉營收仍保持第一,達到223.2億人民幣,較上年增長18.28%,相對美國3PL的高市場集中度,中國3PL市場高度分散,且企業規模偏小。中國3PL排名前十的企業增速整體高于美國,企業的高增速一定程度也代表著行業整體發展也處在較快的水平。
Republic Partners 總經理Robert Levin為大家介紹了美國物流市場及3PL行業的投資情況。2018年盡管價格仍處于高位,但今年的EBITDA倍數已經開始收縮,與此同時,EBITDA倍數與企業規模/企業價值呈現一定的正相關性,企業規模越大,交易倍數越高。
歷觀2012-2018年之間美國物流市場的主要并購事件,可以看到,輕資產/無資產公司的估值倍數歷年均高于重資產公司(下圖縱軸為企業估值倍數:企業價值/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氣泡代表交易規模,藍色曲線代表輕資產/無資產公司估值倍數指數,綠色曲線代表重資產公司估值倍數指數)。
3PL企業傾向于通過并購填補空白或弱勢市場,如希杰物流在2018年六月收購DSC進軍美國市場,而私募基金(PE)也持續在關注物流行業的優秀標的。
中國物流行業投融資熱度持續走高,以基礎設施、3PL、即時配送、自動化等領域為熱門,其中3PL市場大規模投資并購事件主要集中在2017-2018年,聚集了鐘鼎、普洛斯、君聯等諸多優秀投資機構。
Will Sehestedt介紹,美國甲方對于3PL服務的需求正在發生變化:
此處不得不提美國電商發展對于美國物流的影響。2017年美國零售業整體增長率為4%,而零售電商同比增長達16%,規模達4530億美元。相對而言,中國電商的發展更加成熟,從規模、增速到總總體零售額的份額均高于美國,在社會銷售品零售總額中的占比已達到15%,并從純線上逐步走向線上線下一體化
電商帶動電商物流的發展,物流配送網絡及最后一公里服務需求快速上升,電商物流費用也達到了150億美元,美國包括甲方(Amazon, 沃爾瑪)、包裹及零擔(FedEx, UPS, ArcBest)、綜合長途運輸(XPO, Schneider)以及初創公司(CargoChief, Convoy, Flexport),都在這個市場試圖獲取更大的機會。中國電商物流在直接面向消費者的服務以電商平臺(京東、阿里),快遞公司(順豐、通達等)及城配企業(心怡、萬象等)為主,同時眾包平臺(達達、蜂鳥等)也逐漸加入最后100m服務大軍。
同時,CSCMP發布的《美國物流行業年報》中介紹,越來越多的甲方企業期望3PL企業能提供一站式物流服務及control tower服務,這也包含了前面所提訂單可視化追蹤等需求。而FreightFriend首席發展官Ed在介紹美國物流市場現狀時,提到美國物流用工緊缺及逐年上漲的運輸價格,讓美國甲方企業面臨著高額物流成本帶來的盈利壓力.
對比我們于8月份進行的國內合同物流市場調研,和2017年調研對比,今年國內甲方對于物流成本的關注明顯提升,而3PL企業也在試圖通過運力直采等方式,降低服務成本,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同時也能看到,整體解決方案、BOB基于訂單過程管控的可視化管理是中美甲方企業共同的訴求。
在甲方對于物流全程管理、訂單全程可視化、供應鏈優化及商業分析等訴求下,運輸協同的理念及SaaS化業務管理軟件在中美均迎來發展機遇。中國物流協同軟件,以SaaS TMS為代表,經過近五年的發展,已逐漸為大型甲方、3PL等企業所接受,并帶動一批優秀的企業如oTMS、唯智、科箭等發展,美國在這方面有更久的探索歷程。
據TIA及FreightFriend介紹,美國3PL市場主要有三類參與者:傳統經紀人、科技型經紀人,以及貨運平臺。
三類企業在資源組織方式上各不相同,傳統經紀人如CHRW主要整合top 250的承運商,為甲方提供服務,類似國內的招商、中外運等大型3PL,輕資產但有強大的客戶資源與運營網絡能力;Uber Freight這樣的科技型經紀人通過平臺實現小型運輸公司(10輛車以下)的整合,BOB類似福佑;而貨運平臺在運力端則聚焦一定資源能力的中型規模的承運人,類似國內滿幫。相對而言,美國市場上的貨運平臺的營收能力更強,但服務能力與穩定性較差,在美國市場的估值相對科技型3PL要低。
在業務管理方面,除了傳統軟件如SAP、Oracle,基于SaaS,通過連接貨主、各類經紀人、運力服務商的業務協同軟件也在快速發展,如FreightFriend。
FreightFriend以熟關系驅動,通過私有化的交易市場,鏈接運力供應及需求方,確保交易雙方在一個相互信任的安全環境下進行信息發布與交易。
介于公開平臺與私有平臺之間,提供一個私有的、集中化運力匹配及交易解決方案
FreightFriend的定價方式是典型的SaaS的訂購模式,基于用戶/賬戶數、承運商規模、月訂單量,向經紀人及甲方收取1500-10000美元/月,而向承運商免費開放,并分別提供不同的服務內容。
2017年FreightFriend營收在22.2萬美元,2018年預計45萬美元,2019年期望實現300萬美元的規模。在用戶獲取向,目前當個用戶獲取成本約6500美元,但趨于下降,而客戶的續約率也達到了90%。
關于3PL的技術趨勢,Will介紹,美國對于區塊鏈技術的研究雖然一直在進行,但尚無形成標準及應用案例,而3PL企業的技術差距正在縮小,同時成功的3PL(不論規模),都是通過技術來實現企業面對復雜環境的競爭力,另外自動化發展也收到3PL企業的關注,企業正在嘗試將一切可以自動化的東西進行自動化改造。
而在我們的3PL調研中,來自甲方、行業發展的驅動,3PL企業均非常重視對于技術的投入,包括與外部的交互、供應鏈優化等,另外,隨著甲方對自動化的要求提升,合同物流企業對于倉儲自動化方面的投入也在增加。
WERC CEO Michael Mikitka最后為參訪團介紹了美國倉庫自動化的趨勢,基于調研,美國的倉儲自動化最大的應用領域是制造業(占28.5%),其次是零售業(25.4%)、3PL倉庫(22.7%)。在倉儲及配送中心技術應用方面,射頻掃描器/條形碼技術在2018與2008年的兩次調研中均據第一名,其次是WMS。
而關于數字化技術對倉儲及配送中心的影響,物聯網技術、仿真軟件、云服務、傳感器等被認為會是支持庫內業務改善的技術,而移動技術、實時數據分析、云服務被認為是增加企業的競爭潛力。
根據DHL判斷,機器人與自動化、物聯網、數據分析、AR、云服務等技術會是物流行業未來五年發展的關鍵,而區塊鏈、自動駕駛、3D答應等則將在更長的時間里影響行業的發展,中美3PL企業對于技術的管理,應該結合趨勢與客戶需求,進行長遠布局。
至此,2018鐘鼎美國物流行正式畫上圓滿的句號,從輕資產整車物流平臺Landstar,到重資產的全美最大卡車租賃及物流服務商Ryder,從合同物流企業Yusen,BOB美國最大的多式聯運企業J. B. Hunt,美國最大的內貿航運企業Matson,以及美國領先的綜合物流服務商Schneider,最后與美國協會TIA、WERC,投資機構Republic Partners,及系統服務商Freightfriend關于物流整體及3PL市場發展的探討。每家企業均在數十年至數百年不等的發展歷程中,打磨出獨特的核心優勢及競爭力,每家企業都值得我們再深入研究。
物流本是服務業,為商業需求的變化而發展,中美物流發展雖背景、環境不同,并形成了今天各自的行業格局,但同時也差異中有共性。在全球數字化發展的大環境下,中美物流均面臨著降本增效與轉型升級的訴求,這個過程中,鐘鼎將繼續以開放的心態,增進交流與研究,助力中國物流發展。BOB
至此,2018鐘鼎美國物流行正式畫上圓滿的句號。這幾日鐘鼎美國物流行參訪團的參訪標的,覆蓋了從輕資產整車物流平臺Landstar,到重資產的全美最大卡車租賃及物流服務商Ryder;從合同物流企業Yusen,到美國最大的多式聯運企業J. B. Hunt;從美國最大的內貿航運企業Matson,到美國領先的綜合物流服務商Schneider等各細分行業的領軍企業,最后一日,參訪團又得以與美國協會TIA、WERC,投資機構Republic Partners,及系統服務商Freightfriend共同進行關于“物流整體及3PL市場發展”的探討,可謂收獲滿滿。此行參訪的每家企業均在數十年至數百年不等的發展歷程中,打磨出獨特的核心優勢及競爭力,每家企業都值得我們再深入研究。
掃一掃關注大業微信公眾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