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線電話:
400-123-4555BOB2022年中國聯通將已打造5G行業虛擬專網項目
BOB目前工信部已給商飛公司發出了第一張5G專網頻段授權。有理由預測,隨著這個口子的打開,更多企業申請5G專網應該距時不遠。這個消息引發了業內外人士們的熱議。說起建設網絡這個事,向來都是運營商們干的活。有人甚至還認為這是“撬動了運營商的奶酪”、“運營商賴以生存的護城墻正在坍塌”。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事。
5G專網是在特定區域實現網絡信號覆蓋,為特定用戶在組織、指揮、管理、生產、調度等環節提供通信服務的專業網絡。5G專網對應的就是5G,而公網與專網的區別主要在于公網為社會大眾服務,而專網為特定對象服務。BOB
業界對5G的商業前景分析,普遍傾向于2B端用5G網絡切片滿足不同企業的5G需求,是5G網絡最具吸引力的應用前景。
三大通信運營商給客戶提供了不同級別的5G網絡切片服務,中國電信提供有致遠、比鄰、如翼三大模式,中國移動提供有優享、專享和尊享三大模式,中國聯通同樣有虛擬、混合、獨立專網三種。
致遠模式/優享模式/虛擬專網(公網公用)是在公共網絡基礎上,通過QoS、網絡切片等手段,滿足客戶對特定業務的網絡速率、時延、隔離性優先保障需求。
比鄰模式/專享模式/混合專網(公網專用)是在局域增強覆蓋基礎上,通過邊緣計算、數據分流等技術手段,BOB滿足客戶對超低時延、數據不出場等業務需求。
如翼模式/尊享模式/獨立專網(專網專用)是通過基站、頻率、核心網設備的專建專享,為企業客戶構建專用網絡,滿足客戶對高安全性、高隔離度等定制化建網需求。
三大運營商都分別提供了分級的5G專網產品體系,各家對于不同級別5G專網有不同的名稱,不過其分類的邏輯和同一分級的內涵基本是一致的,可以說是按照與公網的共享程度分為三個級別。
基于這三種模式,三大運營商廣泛地與垂直行業眾多企業開展了5G專網的合作,根據公開資料顯示,三家運營商截至2022年6月初打造的5G專網項目情況如下:
中國移動已累計落地5G專網項目4400余個,在工業、能源、港口、礦山等行業頭部企業落地。
中國電信已累計打造5G定制網項目超2500個,在工業、交通物流、醫療、教育等“揚帆”行動計劃的15個行業,與數百個大型企業開展合作。
中國聯通已打造了1500個5G行業虛擬專網項目,覆蓋鋼鐵、采礦、教育、文旅、醫療等20多個細分行業。
那既然三大運營商已經推出了貼近垂直行業需求的分級服務體系,基本上已經能夠滿足各行各業、各大企業的各類業務的網絡需求,為什么此次工信部還是打破了這個延續已久的“潛規則”,發放了國內第一張企業5G專網的頻率許可呢?
與運營商合作的專網,其建設及運維主要都是要依靠運營商的。這對于有些特殊的企業來說,多少還是有些顧慮。
而不管運營商的專業程度有多高,但畢竟他們也只是干通信的。未必能真正了解一些垂直行業/企業的需求。畢竟,真正懂得自家需求的還是自己。因此,為了能更好地滿足自身生產及業務發展的靈活性,有些企業還是想自建專網。
至于建設及使用成本方面,BOB對于一些不差錢的企業來說,顯然就更加想自建自用了。
專網的供應鏈上可不有運營商,也還有華為、中興等技術、硬件提供方,以及新華三、浪潮等IT云服務商,BOB還有一些互聯網企業也都在專網應用領域中有不同程度的參與。企業自建自用后,一切成本就都可控,也避免了中間商賺差價。
這只是理論上的分析,事實上5G專網的建設和維護都非常復雜,對自建5G專網的企業實力提出了很高要求,所以可能并不會有太大范圍的開放。另外,雖說大企業可能會自建5G專網,BOB在極高的技術門檻下,其網絡維護很可能會交給運營商,所以代維也是一個有待開發的新機遇。
而且還有一個現實的案例,那就是鐵路行業一直就有自己的專網,也未見得對通信運營商形成有效影響。
對企業而言,5G專網的建設和運營都具有一定的門檻,非“真”實力企業,自建及維護的綜合投資不一定會比使用運營商網絡切片來得實惠,不一定談得上有性價比。當然,從長期來看,成本可控、業務靈活、信息安全等優勢是企業5G專網最明顯的特點。另外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能獲得5G專網建設頻段的,高保密性應該是最先考慮的因素,這類企業都是“國之重器”企業。
所以總結而言,雖說工信部發出了第一張5G專網頻率授權,但并不一定是所有企業都能享受到這個待遇;同時對運營商而言,是挑戰也是機遇,將技術優勢轉換為可見的競爭力產品和服務上,比單純用政策做“護城墻”更具發展前景。
掃一掃關注大業微信公眾帳號